香港戲劇寶庫:鍾景輝博士捐贈個人文獻

2025年7月31日

Chung-King-fai-2 Chung-King-fai-2
鍾景輝博士參演香港話劇團《李察三世》(2009)的劇照

 

舞台劇表演是一種當下的藝術,台上演出轉瞬即逝,與劇作相關的文獻和藏品顯得尤其重要。這些資料不僅是劇場台前幕後的記憶,更將昔日戲劇的歷史活現眼前,有助推動表演藝術的教育和研究。

香港戲劇大師鍾景輝博士是著名演員、導演、電視製作人與戲劇教育家,與戲劇結緣逾半世紀,保存了一批極為珍貴的劇場藝術文獻與檔案。鍾博士與浸大的淵源深厚,促成他早前向大學慷慨捐贈逾200件個人文獻,作浸大圖書館的永久館藏。

鍾博士多年來致力推動香港戲劇界發展,尤為關注戲劇教育。他曾於香港浸會學院(浸大前身)擔任全職副講師,參與開設香港首個大專戲劇課程。同時,他出任學院的劇社顧問,導演了多齣具前瞻性的翻譯劇,包括香港舞台上首齣美國翻譯劇《淘金夢》(又譯《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1964)。即使在投身電視廣播界期間,他仍堅持在學院兼職教授戲劇課程,先後任教共23年。鍾博士熱衷戲劇工作,曾擔任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的創院院長長達18年,為推動本地戲劇專業培訓作出重大貢獻。

鍾博士捐贈予浸大的珍貴文獻包括由1950至2010年代的舞台劇和電視劇劇本、翻譯手稿、製作檔案、演出場刊、照片、剪報與個人紀錄等,當中包括多個經典劇目的製作文獻,如《小城風光》(1965)、《浪子回頭》(1965)、《玻璃動物園》(1967)和《登龍有術》(1981),反映鍾博士早於1960年代已引入當代海外劇作家的作品,對香港戲劇建樹良多。

此外,鍾博士也慷慨捐贈多本剪報冊,收藏他在香港報章撰寫的戲劇專欄和評論。這些檔案不僅有助傳承鍾博士多年來的舞台經驗與創作心得,更為香港戲劇發展和表演藝術研究,尤其在1960至1970年代業餘劇社和大專戲劇全盛時期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文獻紀錄。

浸大圖書館對鍾博士的慷慨捐贈致以衷心感謝,圖書館館長陳偉程先生表示:「鍾博士無私地與所有熱愛戲劇的人分享其藝術生涯中的心血結晶。本館特藏及文獻組將保存和推廣這批珍貴文獻,促進香港戲劇文獻作研究用途,延續鍾博士積極推動戲劇藝術和教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