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2025年8月25日
繼今年6月與香港科技大學及於上周二(2025年8月19日)與香港城市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備忘錄),市建局今日(2025年8月25日)再與香港浸會大學(浸大) 簽署備忘錄,就「觀塘市中心 2.0」項目達成策略性合作意向。
市建局在短短兩個多月內,先後與香港三間大學就「觀塘市中心 2.0」項目的空間運用,確立合作框架,顯示香港高等教育界對項目發展潛力的認同;及項目能將市區更新的裨益,從社區民生層面,擴展至成就知識創新領域。
備忘錄由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與浸大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鄒靄雲簽署。浸大有意探討在「觀塘市中心 2.0」項目(項目)完成後,於項目內非住宅部分設立校外設施和空間,包括教研和學習等設施。市建局將全力支援浸大,靈活運用項目的優勢,促進雙方達成其發展目標。
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表示:「項目本身有三大優勢,包括超高人流物流滙聚、超高可達性及連接度,和規劃設計高度靈活。隨著今日與浸大確立合作框架,項目在短短兩個多月內已獲三間大學認可並簽署備忘錄,可說是高等教育機構參與度最高的單一發展項目。我期望這可以為推動北都大學教育城的發展發揮正面效應。」
浸大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鄒靄雲表示:「九龍東作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發展潛力巨大。市區重建局的『觀塘市中心 2.0』項目加入了教、硏元素,讓我們在進行未來規劃的時候,提供了一個新的選項。浸大希望與市建局探討在項目落成後,在這個『垂直城市』內設立不同類型設施的機會,以應對浸大長遠的發展需要,同時配合特區政府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的樞紐。」
項目位處香港東邊的核心商業區,是本港首個以垂直城市概念作綜合用途發展的地標建築,能滿足不同產業包括「商、住、貿、旅、教、研」的發展需要,同時支持香港東邊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發展,及提升構建世界級港灣「東維港灣區」的可達性及功能多元性。
市建局將致力為「觀塘市中心2.0」項目引入多元化的產業,加強項目在「強化」、「再生」及「創新」的三大重要功能,為香港創建首個「垂直城市」的未來市中心。
關於市區重建局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是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於2001年5月成立的法定機構,透過進行、鼓勵、推廣及促進本港市區更新,應對市區老化問題,並改善舊區居民生活環境。
市建局依循政府的《市區重建策略》所載的指引,並採取「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的方針,進行市區更新的工作。市建局以「重建發展」和「樓宇復修」兩大核心業務,加上「保育」、「活化」及「改造重設」,為香港市民創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優質生活環境。
關於香港浸會大學
作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學府之一,香港浸會大學(浸大)透過開辦多元化的課程,包括人文藝術、工商管理、中醫藥、傳理、社會科學、科學、科技與體育,培育能塑造未來的專業人才,為他們提供廣泛多元、跨學科及具創意的教育。憑藉其科研優勢,浸大開拓四大重點研究領域,包括創意媒體、健康與藥物研發、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以及人文及文化,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帶來裨益,並促進香港、國家、區內以至全球的發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