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2025年8月25日
继今年6月与香港科技大学及于上周二(2025年8月19日)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备忘录),市建局今日(2025年8月25日)再与香港浸会大学(浸大) 签署备忘录,就「观塘市中心 2.0」项目达成策略性合作意向。
市建局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先后与香港三间大学就「观塘市中心 2.0」项目的空间运用,确立合作框架,显示香港高等教育界对项目发展潜力的认同;及项目能将市区更新的裨益,从社区民生层面,扩展至成就知识创新领域。
备忘录由市建局行政总监蔡宏兴与浸大行政副校长暨秘书长邹霭云签署。浸大有意探讨在「观塘市中心 2.0」项目(项目)完成后,于项目内非住宅部分设立校外设施和空间,包括教研和学习等设施。市建局将全力支援浸大,灵活运用项目的优势,促进双方达成其发展目标。
市建局行政总监蔡宏兴表示:「项目本身有三大优势,包括超高人流物流汇聚、超高可达性及连接度,和规划设计高度灵活。随着今日与浸大确立合作框架,项目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已获三间大学认可并签署备忘录,可说是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度最高的单一发展项目。我期望这可以为推动北都大学教育城的发展发挥正面效应。」
浸大行政副校长暨秘书长邹霭云表示:「九龙东作为香港第二个核心商业区,发展潜力巨大。市区重建局的『观塘市中心 2.0』项目加入了教、硏元素,让我们在进行未来规划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浸大希望与市建局探讨在项目落成后,在这个『垂直城市』内设立不同类型设施的机会,以应对浸大长远的发展需要,同时配合特区政府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专上教育的枢纽。」
项目位处香港东边的核心商业区,是本港首个以垂直城市概念作综合用途发展的地标建筑,能满足不同产业包括「商、住、贸、旅、教、研」的发展需要,同时支持香港东边第二个核心商业区的发展,及提升构建世界级港湾「东维港湾区」的可达性及功能多元性。
市建局将致力为「观塘市中心2.0」项目引入多元化的产业,加强项目在「强化」、「再生」及「创新」的三大重要功能,为香港创建首个「垂直城市」的未来市中心。
关于市区重建局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是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于2001年5月成立的法定机构,透过进行、鼓励、推广及促进本港市区更新,应对市区老化问题,并改善旧区居民生活环境。
市建局依循政府的《市区重建策略》所载的指引,并采取「以人为先,地区为本,与民共议」的方针,进行市区更新的工作。市建局以「重建发展」和「楼宇复修」两大核心业务,加上「保育」、「活化」及「改造重设」,为香港市民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质生活环境。
关于香港浸会大学
作为亚洲最优秀高等教育学府之一,香港浸会大学(浸大)透过开办多元化的课程,包括人文艺术、工商管理、中医药、传理、社会科学、科学、科技与体育,培育能塑造未来的专业人才,为他们提供广泛多元、跨学科及具创意的教育。凭借其科研优势,浸大开拓四大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创意媒体、健康与药物研发、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以及人文及文化,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带来裨益,并促进香港、国家、区内以至全球的发展。
—完—